專業婦產科、小兒科附設坐月子中心

衛教天地

 

Q1:寶貝照護-小兒發燒處理 日期:2015-08-01 出處: 協和醫師群
A:

為什麼幼兒容易發燒?
因為其大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較不成熟,所以對體溫的控制力較弱。
本身對病毒及細菌的抵抗力較差,防禦陣線薄弱,因此很容易在事在一點徵兆都沒有的情況下,就直接病毒素侵犯到體溫中樞而高燒起來了。

發燒對人體的影響:
發燒並不是只有壞處,事實上,它是利幣兼具,從好處來說,發燒可以:

做為一個警號,表示身體有問題了,需要注意或求醫治療。
可殺死病毒及細菌:許多疾病的病媒菌只有在正常溫度(37。)時才能生存,所以當體溫升高時,可抑制這些有害病毒及細菌的生長,這也是人體防衛的轉機之一。
發燒時身體不適,此時因疲倦所以需要調養休息不致讓身體過度疲勞,以全力對抗內在的菌。

發燒的壞處則包括:
體溫突然的升高,會使幼兒調適不當而容易誘發抽筋。
發燒使兒體不適、全身痠痛、精神欠佳,不能從事正常活動。
發燒促使體內代謝活動增加,體力消耗很大,加上胃口不好,容易急速消瘦。

高燒會不會燒壞寶寶的腦袋?
大腦細胞的基本成份是蛋白質,而蛋白質通常要在攝氏42以上才會逐漸地被破壞。一般的發燒很少會超過此一溫度,所以不用擔心會燒壞了大腦。
既然發燒不會傷到大腦,那麼為什麼一些原本正常的小孩,在某次的高燒後,就顯得非常不靈光或幾近白痴狀態呢?的確,偶然會有這類的個案發生,但並不是由高燒造成,而是原本就因腦炎,腦膜炎或高燒引起的抽筋過久導致大腦缺氧……等,所造成的大腦傷害,與高燒本身是兩回事。
氣管炎或肺炎也會發燒,但不會影響到大腦,由此可知,發燒與燒壞腦筋是沒有直接關係的。

體溫要高到多少,才應吃退燒藥?
退燒藥的目的在於使高溫減低,而不是完全不燒,另外藥吃多了對身體也有不良作用,所以由此可知只有在必要時才能服用退燒藥,以免濫用成危險。
一般而言都在體溫攝氏38.5。C以上時才開始服用,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隔四至六小時。當然如果寶寶燒的並不高,譬如每天只燒兩三次,而且只達到38。C左右,也可以給他服用退燒藥,不會有過量的顧忌,但是其退燒的效果就不十分顯著了。

發燒時體溫為什麼會忽高忽低?
即使是正常的體溫,也不會衡定的一成不變,它是呈波型的高低狀,通常在清晨體溫最低,而下午體溫最高,但都維持在攝氏36。C至38。C之間。發燒時,體溫一樣是高低起伏的,這是典型的發燒,體溫調節中樞在此時被設定在39。C左右,高的時候可達40。C以上;過一會兒就降到38。C左右,然後沒多久,又會再升上去。所以幼兒生病發燒時,父母勿因短暫的燒退而心喜,因為一會兒之後,仍有可能再回升成高溫。

什麼時候才會自然退燒?
一般而論,發燒都要持續約三至五天左右,當然也有短期燒個一兩天的,或長的會燒到六七天,甚至兩個星期之久的,這要看病菌的種類及個人的免疫抵抗力而定。病好了以後,體溫調節中樞的設定就又會恢復成原來的攝氏37。左右了。

為什麼吃了退燒藥或用了退燒栓劑之後,過沒多久又燒起來了?
退燒劑是是短暫地把燒降低一點,並不是「止」燒藥。它可以使身體感覺舒適些,是屬於症狀治療,而非真正的治根藥物。

退燒藥最主要的作用在於:
使體表面的血管擴張,血液中的熱可由體表散到空氣中
使汙液增加,流汗亦可幫助退燒
使體溫調節中樞所設定的溫度暫時地降低
使體內發炎的反應減緩一點,釋放出的毒素也減少一點。經由以上這些作用後。體溫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暫時消退。但是在退燒的藥效消失後,身體又會發燒,這是因為疾病的因素還存在著的緣故。

其他的退燒方法:
父母時常碰到的問題是:藥已經按時吃了,但寶寶的燒還是很高,這個時候你可以採取下列幾種方法:

全身溫水拭浴: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,用溫水(37。C左右)毛巾全身上下搓揉,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,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,也會吸收體熱。
注意:千萬勿用冷水或酒精來拭浴,以免在短時間內快降溫,對寶寶不好。且燙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,寶寶的反應會劇烈,可能會抽搐。同理亦不宜於幼兒使用冰枕,因為幼兒不易轉動身體而易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冷,而武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,像喝醉了一般。
洗熱水澡:理論與前項相同。
多喝水:以助發汗。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,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的失水。

幼兒發燒可否吹冷氣或電扇以求降溫?
勿直接對著身體吹。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,使體溫慢慢地下降,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服些。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,則表示而要溫熱,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。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,則表示需要散熱,可以少穿點衣物。

發燒與疾病本身有何關連?
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,而不是全部。醫師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,但通常父母只是看到疾病的外表;如發燒、嘔吐、咳嗽…..等。醫師治病,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剛全治癒的方法,而不是單純的只為退燒而已。所以在某些清況下,醫生會讓症狀(如發燒)持續地表現出來,以探尋內在直正的病因。切記,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,去治療發燒這個症狀,而應遵醫囑正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原因,對症下藥。